8月28日下午四点,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熊安锋与医护学院青年教师代表在医护学院一楼会议室进行面对面交流,围绕教学实践深化、科研能力提升、学生成长培养及学校两个大考即职业院校办学能力评价和创建职教本科,共话育人初心、共商发展路径,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注入活力。

座谈会上,10位青年教师代表结合自身经历与工作实践,分享成长感悟、畅谈未来规划,尽显新时代职教教师的责任与担当。2023年人才引进教师王双,带着武汉钢铁集团职工医院护理实操经验与教育咨询行业经历,将临床案例与《健康评估》《内科护理》课堂深度融合,还参与对接社区医院,推进校级课题研究,让产教融合落地课堂;同批入职的杨璐,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走向讲台后,在学院“传帮带”培养下快速适应教学,虽处于孕期仍积极参与教研,立志成长为“懂临床、善教学”的双师型教师。2024年新入职的涂梦瑶与2025年新教师邓典典、易林洁、刘以萱、刘航志,也分别分享了融入历程:刘以萱在同门师姐与前辈的帮助下快速建立归属感,决心将临床认知转化为教学动能;涂梦瑶作为艺术学背景的辅导员,从容应对学生宿舍矛盾、心理健康等问题,深刻体会到“天职大家庭”的温暖;邓典典带着泰康之家楚园养老服务的实务经验,计划将老年人入住评估、社工活动策划等案例融入老年保健与管理教学,岗前培训期间还主动担任生活委员服务集体;易林洁则立足湖北中医药大学、吉林大学的专业背景,提出“深化医校合作开展护理课题研究”的规划,力求教学科研协同发展。
已有两年教龄的杨鑫、马婧莹,更以“成长见证者”身份分享收获:杨鑫不仅通过“课赛融通”指导学生技能提升,还参与2项省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并发表2篇合作论文,兼任辅导员期间收到学生实习获医院表扬的反馈,深刻感受到育人工作的价值;马婧莹始终深耕《健康评估》《内科护理》教学,在学院培养下不断精进教学能力,承诺持续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此外,杨鑫还结合邓典典的社会工作专业背景,提议推动多学科融入专业群建设,凝聚资源共享合力。
听取教师发言后,熊校长对医护学院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担当给予肯定,并围绕“如何推动专业发展、助力学校突破关键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专业课教师要做到“专业打通关”:既要认识到专业知识的动态性,紧跟虚拟AI等新技术迭代步伐,构建系统、立体的知识体系,更要打破学科壁垒,探索跨领域融合路径——如将音乐疗法融入护理教学,缓解患者情绪烦躁问题,彰显天职护理专业特色。针对学校“迎接教学能力评估”与“创建职教本科”两大核心任务,熊校长指出,教师是关键支撑。他提出,要以“超常规的工作思路与措施”推进内涵建设,这是用钱难以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要立足社会需求优化教学,避免照本宣科,通过鲜活案例与创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青年教师更要明确职业规划,在带教实践中快速成长,将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在激烈的职教发展浪潮中抢占先机。
最后,医护学院党支部副书记赵梦丹同志作总结发言,鼓励青年教师以“站稳讲台”为根基,结合自身优势与学校发展目标,贡献高质量发展力量。
此次座谈会不仅搭建了校领导与青年教师深度沟通的桥梁,更让教师们明晰了成长方向与责任使命。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座谈为契机,把感悟转化为行动,深耕教学一线、锤炼专业能力,为学校创建职教本科、医护学院培育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